再次遭遇卡夫卡
作者:谢盛友
如果没有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没有韦伯的社会学,没有尼采的哲学,建议你最好不要玩卡夫卡,我学士论文变形记,硕士论文卡夫卡,如今只好变成一只甲虫,躲在餐馆厨房里偷吃炒面。因为我们这代人毕竟离书本和知识太远太远 (参见:我的1968)。
与施淑青大姐一边谈论欧洲现代主义,一边漫步,不知不觉来到了卡夫卡的故居。“上个世纪那个时候,在布拉格市中心有这么大的房子,家庭不穷呢,怎么我阅读的卡夫卡是出身于贫困家庭的。”我这样问身边的赵淑侠大姐。赵大姐也说,卡夫卡家庭不穷。后来,我想明白了,卡夫卡指的贫困是权利的贫困,并非物质的贫困。
布拉格老城古韵美丽,你站在卡夫卡的故居前面,但是你永远走不进他那迷宫般的城堡。 卡夫卡出生在布拉格老城,他熟悉这里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这里的街道、房屋、树木和天空都让他觉得可亲。卡夫卡称布拉格是“带爪子的母亲”。也就是说不管他走多远,都要被母亲的爪子抓回到身边来。 布拉格是卡夫卡的故乡,不仅是地理上的也是精神上的。布拉格用她的思想乳汁养育了卡夫卡,使得他骨子里执著,现实中的卡夫卡一生都生活在布拉格的“孤岛”上。日耳曼文化本来就是布拉格中的文化孤岛,而犹太人又是德国人中的少数,是孤岛中的孤岛。卡夫卡就是在这样的文化孤岛上长大的。他生活在群体中,可又是孤独一人,真可谓茫茫人海不见人。没有比卡夫卡的身份更复杂的人了。他生为奥匈帝国的臣民,死为捷克共和国的公民,是生活在捷克人中认同日耳曼文化的犹太人。当时的布拉格又是奥匈帝国统治下集捷克、德意志、奥地利和犹太文化于一炉的城市,面对多种文化的碰撞,卡夫卡不知自己站在哪一边,文化认同始终困扰着他,让他找不到归属。对捷克人来说,卡夫卡是局外人,因他认同日耳曼文化;对德国人来说,他也是局外人,因为他是个犹太人。他虽然说德语、用德语,但感觉不到自己是德国人,作为终生生活在布拉格的德语作家和犹太人,他不可能融于德语主流文化;他虽然自学过希伯莱语,也研究过犹太人的历史和宗教,参加过犹太复国主义者大会,四个女友中有三个都是犹太姑娘,但又否认自己与犹太人的关系。他称女友是“非犹太人,非非犹太人,非德国人,非非德国人”。卡夫卡自己又何尝不是?卡夫卡失去了精神纽带,灵魂是漂泊的孤魂。
弗兰兹•卡夫卡(Franz 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20世纪德语小说家,在逝世后,文章才得到比较强烈的回响。文笔明净而想像奇诡,常采用寓言体,背后的寓意言人人殊,暂无(或永无)定论。别开生面的手法,令二十世纪各个写作流派纷纷追认其为先驱。
卡夫卡生于捷克(当时属奥匈帝国)首府布拉格一个犹太商人家庭,是家中长子,有三个妹妹(另有两个早夭的弟弟),而她们都在第二次大战时于集中营中死亡。自幼爱好文学、戏剧,18岁进入布拉格大学,初习化学、文学,后习法律,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在保险公司任职。多次与人订婚,却终生未娶,40岁时死于肺痨。
1904年,卡夫卡开始发表小说,早期的作品颇受表现主义的影响。1912年9月22日晚至翌日清晨,通宵写出短篇《判决》,从此建立自己独特的风格。生前共出版七本小说的单行本和集子,死后好友布劳德(Max Brod)违背他的遗言,替他整理遗稿,出版三部长篇小说(均未定稿),以及书信、日记,并替他立传。
后世的批评家,往往过分强调卡夫卡作品阴暗的一面,忽视其明朗、风趣的地方,米兰•昆德拉在《被背叛的遗嘱》(Les testaments trahis)中试图纠正这一点。其实据布劳德的回忆,卡夫卡喜欢在朋友面前朗读自己的作品,读到得意的段落时会忍俊不禁,自己大笑起来。
“卡夫卡”在捷克语中是“寒鸦”的意思,卡夫卡父亲的铺子即以寒鸦来作店徽。 为纪念这位独一无二的作家,1983年发现的小行星3412以“卡夫卡”来命名。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爱读卡夫卡,他的一本小说就叫《海边的卡夫卡》。 卡夫卡读过一些中国文学的德译本,他在1912年写信给当时的未婚妻,引用了清朝诗人袁枚的《寒夜》: 寒夜读书忘却眠, 锦衾香尽炉无烟。 美人含怒夺灯去, 问郎知是几更天。
卡夫卡生前出版的单行本: 《判决》(Das Urteil) 《火夫》(或译《司炉》)(Der Heizer) 《变形记》(Die Verwandlung) 《在流刑地》(In der Strafkolonie)
卡夫卡生前出版的集子: 《观察》(Betrachtung) 《乡村医生》(Ein Landarzt) 《饥饿艺术家》(Ein Hungerkünstler)
卡夫卡生前出版的小说(未结集): 《与祈祷者的对话》(Gespräch mit dem Beter) 《与醉汉的对话》(Gespräch mit dem Betrunkenen) 《巨响》(Großer Lärm) 《桶骑士》(Der Kübelreiter)
卡夫卡遗作(长篇小说): 《失踪者》(Der Verschollene);一名《美国》(Amerika) 《审判》(或译《诉讼》)(Der Prozeß) 《城堡》(Das Schloß)
写于2008年2月13日,德国班贝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