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专栏作者
解滨水井
一娴谢盛友
施化核潜艇
小心谨慎张平
捷夫茉莉
凡凡湘君
         专栏作者
容若俞力工
柳蝉赵碧霞
开心雨半窗
木然梦梦
上官天乙特务
圆月弯刀小放
         专栏作者
杨柳岸程灵素
法老王铁狮子
谷雨金录
莉莉小猫务秋
蓝精灵枚枚
有点红妆仙子
         专栏作者
索额图辛北
细烟王琰
水栀子多事
施雨汗青
男说女说林蓝
任不寐文字狱牢头
         专栏作者
老秃笔尹国斌
樱宁吹雪
少君老郸
白鸽子摩罗
朱健国王伯庆
小尼酒心
         专栏作者
伊可京东山人
润涛阎老么
风雨声望秋
峻峰直愚
王鹏令梦子
老黑猫俞行
 
[ads_url_inside]
 
State Farm Drama
网墨文集
 万维网读者->网墨文集->茉莉->正文
 专栏新作
 - (图文) 茉莉:《诗
 - 茉莉:撑藏语-孩子
 - 西方人怎样解读西藏
 - 茉莉:仿苏格拉底追
 - 茉莉:藏族精英的反
 - 茉莉:西方人为什么
 - 茉莉: “农奴曲”

 
 
茉莉:格桑花时节,坦克来灌顶

茉莉


 

  格桑花时节,坦克来灌顶
    ———从诗歌看西藏喋血


 

        茉莉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在西藏发生骚乱的时候,我把孔子的这句话引申一下:如果不读一些西藏当代的地下诗歌和流亡诗歌,我们就不能理解这次事件广泛的社会历史背景,不能理解其深层心理因素及其因果关系。

  前几天,我在网上读到一位笔名“安然”的藏人写的一首诗。这首题为《为了自由怀念》的小诗,一开头就把我震住了:

   “格桑花开的时节,坦克前来灌顶。”

   如此精妙地画龙点睛,把藏区喋血的直接原因给指出来了。正是阳春三月,无边的大草原上,金黄的格桑花——对藏人来说象征着爱与吉祥的圣洁之花,灿烂地开放了。尽管在3月10日西藏人民抗暴纪念日之时,拉萨等地寺院的喇嘛举行了和平的抗议游行,那是实现人民言论集会自由权利的行为。穿着绛红色袈裟的喇嘛们走出来示威,就像格桑花迎春开放一样,是绿色高原的一道自然风景。

  然而荷枪实弹的坦克开过来了,和平示威的喇嘛被中国军警包围、殴打和逮捕。此诗的作者,把当局出动坦克的凶狠镇压,比拟为“灌顶”。在藏传佛教中,灌顶是一种重要的宗教仪式,一般是活佛高僧用手、法器或哈达触摸信众的头顶,为善信祈福。而口口声声尊重宗教自由的中共当局,竟然用坦克给藏人“灌顶”,这是多么强烈而辛辣的讽刺啊!

 

   ◎ “点燃一盏酥油灯我们去游行”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所谓“观”,即观风俗之盛衰。所谓“怨”,即怨刺上政。按照孔子的诗学观去观察现实,我们可以说,今天在西藏发生的冲突,具有某种必然性。

  自1989年3月西藏发生骚乱之后,在达赖喇嘛的和平主义思想的影响之下,西藏境内有过近二十年的平静。但是,由于中共当局无视西藏人真正自治的要求,继续在西藏实行大汉族主义的政治高压政策,令许多西藏人的忍耐达了到极限。他们早就在诗里吟诵着:

  “见过素朴的雪 /涂着无辜的血 /见过数百万人 /在他们自己的土地上无家可归 /以剧痛的眼睛目击诸佛的土地 /被红色皮靴践踏。”(丹真格勒《风马》)

  “藏人的每一把刀子 /都被祷告的念珠的沉重手铐铐住! /每个年轻藏人的右手都有一尊佛像,/或神秘或并不神秘, 或云遮雾掩或云消雾散,/但左手依旧捏紧拳头!”(丹真嘉吾《几句心里话》)

  “请点燃一盏酥油灯我们去游行 /狂风吹不灭酥油灯 /暴雨湿不透酥油灯 /游行时可以笑,可以哭 / 游行时可以活,可以死甚至可以疯。”(才旦嘉《 点燃一盏酥油灯我们去游行》)

  这一类抗议诗歌,笔者在傅正明撰写的《诗从雪域来》以及他主编的《西藏流亡诗选》里读过不少。这些西藏诗人怀着悲愤的心情,以他们的诗歌表达了抗议。

 

      ◎ “难民是鱼,政府是烧红的油锅”

 

  在境内藏人开始游行的同时,流亡印度的西藏人在抗暴49周年纪念日,以和平游行方式前往西藏边境,抗议中共以武力占领。十年前,笔者曾经在印度达兰萨拉访问达赖喇嘛,并参加西藏抗暴39周年纪念活动,因此能深深体会到,在漫长的流亡中,境外藏人的痛苦、哀伤与无奈。

  “诗缘情”是诗歌艺术的本质特点。西藏流亡诗人不少是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读他们凄怆哀绝的诗歌,我们就能理解,他们为何要冒着危险徒步回乡。

  丹真宗智的《我的西藏特色》一诗,表达了许多在异国出生的藏族年轻人的心愿:

  “我是西藏人。/但我不是来自西藏。/从来没去过那里。/我却梦见 /死在那里。”

  果洛里加的《冷冷结局》 一诗,表达了许多逃亡印度的藏族青年的无奈与坚持:

  “命中注定 /你要成为别人的新娘 /我将选择无悔的远方。”

  有的流亡诗人把自己比作西藏的蒲公英,“在陌生的草地漫无目的漂泊,在那里默默零落成泥。”有的流亡诗人呼号着:“夏贡拉雪山啊!难道你一点也不怜悯,你脚下途步跋涉的人们?”即使在西方国家定居下来,流亡诗人仍然宣誓:“我的心将死在美国,我的魂将活在西藏。”

  尽管这些诗歌令人动容,却打不动中国专制者的心。丹真嘉吾在《流浪者的随笔》一诗,如此形容中共当局与流亡藏人的关系:“难民是漏网的鱼,政府是烧红的油锅。”

 

   ◎ 诗言志,弱小民族要崛起的预言

 

  前不久,笔者在接受英国BBC电台的采访时说:如果北京继续拖延同达赖喇嘛的谈判,导致藏人激进派抬头,这将使西藏成为一座火山。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本人从西藏诗歌中读出来的危机感。

  传统诗学历来有“赋诗言志”一派,“志”的含义包括记忆、记录和怀抱。不少西藏地下诗歌感时咏史,情辞慷慨,复述了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前面提到的那位叫“安然”的作者,在这次西藏抗议活动中,他看到“无数的手臂从地面长出,张向风雨如晦的天空。”之后,向南方走去:

  “于是我来到大山身边 /寻求慰藉 /大山突然放开它响雷般的歌喉 /以诵经样的庄严 /讲述我们民族的历史。/那荒疏的母语 /是格萨尔王的故国、/莲花生大士的度亡经,/是仓央嘉措只念给一个人听的爱情诗。”

  除了回忆藏族悠远的古代历史,西藏地下诗歌也记录中共入藏后的血腥暴行。果洛里加的这首诗,表达了一代年轻藏人存留于心的屈辱感:

  “昨天错过了当兵的机会 /敌人的刺刀 /杀死了我们。/脚踩着懊悔的尸体,说:/ 瞧!/这是奴隶。”

  他们因此倾吐自己视死如归的怀抱:

  “尊严是生命舍出去的回扣 /朋友们!/死即挽留尊严的出路。”(安乐业《淘金者的尊严——狱中进行第二次绝食那天作》)

  西藏最著名的诗人端智嘉,在自杀之前留下名作《此地也有一颗跳荡的心》。他在诗中回顾了西藏民族的历史风云,表达了生命中最后的期望:

  “人们希冀的水蒸气无疑会腾上天空,

    雪域声威的蓝云无疑将从南方升起,

    那些漂泊异域和厮守故土的人们,

    境内的藏人和流亡的藏人

    都将奋发崛起。”

  这就不是单纯的以泄愤懑、舒泻愁思的诗歌了,而是一个弱小民族要崛起的预言。前几天瑞典电视台播送了这样一个镜头:上千名甘肃藏人骑着骏马,呼啸着纵横奔驰,在一所学校升起了西藏的雪山狮子旗。今天藏区各地的顽强抵抗,在诗歌里早就预言过了。

  很遗憾,中国古代统治者尚有采诗制度,用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而当今中国的统治者却是一群不肖子孙,他们不读诗也不反省,只会凭借强权一味欺压弱小,横蛮地激发民族矛盾。这次喋血悲剧的发生,表明中共治藏政策的彻底失败。

------------

原载香港《开放》杂志2008年四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