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寻找真理的过程
作者:谢盛友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当日,新华社转发了这篇文章。12日,《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同时转载。 这篇文章引发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党内外绝大多数人支持和拥护文章的观点。这一讨论受到党中央的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陈云、胡耀邦等多数同志的积极支持,讨论在全国逐步开展。从6月到11月,中央党政军各部门、全国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和大军区的主要负责同志都发表文章或讲话,一致认为,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一讨论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准备了思想条件。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一个错误的命题,首先我们从语法,词语上作一分析,这句话最简要的说法是“实践是标准”,已经是错误的语法。什么是标准,标准是一把尺,量度用的,量谁,量理论,量真理。检验真理的标准是什么?要检查某个理论是不是真理,应该在实践中进行检验是毫无疑义的,真正要进行检验,就必须按理论所指设定一个真正看得见摸得着的标准。就如把产品对着标准件检验一样。比如某人说“发展是硬道理”的一个理论,按这理论的含义发展是硬道理,只要抓住了发展一切问题都解决了。我们就按照“发展是硬道理”这个理论,也就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若条件达到了,做到了所定的标准,则“发展是硬道理”这个理论就是真理 。 正确的说法是:真理在实践中用设定好的一个标准来进行检验,而不是真理在实践中用实践这个空洞的标准来进行检验。通过以上分析,问题清楚了:实践是寻找真理的过程。
绝对真理是唯一的。对有神论而言,只有上帝才掌握绝对真理。对有神论而言,上帝没有将绝对真理告诉人类;对无神论而言,没有上帝将绝对真理告诉人类。 人类掌握的都是相对真理,人类的科学探索研究,则是追求更接近绝对真理,但永远也无法达到绝对真理。 无神和唯物。因为在无神论的社会传统中,一切都是绝对之相对的,而没有相对之绝对一说,更没有绝对之绝对一论。在这样的社会中,由于一切都相对的,这就意味着没有超越事物的绝对价值,没有评判事物的最终尺度,意味着这个世界上没有统一的真理。同时也意味着:要么一切都行,一切都可以,或者相反,要么一切都不行,一切都不可以,人们所有的认识与判断就只能分布和徘徊在这两个黑白相反的极端。
实践是人的行为。实践是主体发现客体对自己有所影响后,为了消除客体对自己的影响,肌肉运动组织在思维组织产生的实践意识指挥下,对影响主体生存和发展的事物、现象、环境、矛盾和问题进行处置,以实现主体生存和发展目标的行为。人的实践是有限、受囿的。 真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它总会超越人对事物的直接感知和认识。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真理是通过人的理性从实践、事实中推绎出来的,因为对人的存在而言,世界总存在着一些隐含至深的绝对的神设和理念。这种理念有点类似于康德说的那种先验综合判断。 康德以下述态度评论真理符合论: 真理被认为在于知识与客体的一致之中。按照这一纯粹的语词定义,那么,我的知识,为了是真的,必须与客体相一致。既然,我只有用这种方法,即通过认识客体的方法,比较客体与我的知识。那么,我的知识便为它自己所证实,对于真理来说这远远不够。因为正如客体外在于我一样,知识在我之中,我只能判断我对客体的知识是否与我对客体的知识相一致。
归纳 :实践是寻找真理的过程。
写于2008年5月11日,德国班贝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