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系我們 關於萬維
專欄作者
解濱水井
壹嫻謝盛友
施化核潛艇
小心謹慎張平
捷夫茉莉
凡凡湘君
         專欄作者
容若俞力工
柳蟬趙碧霞
開心雨半窗
木然夢夢
上官天乙特務
圓月彎刀小放
         專欄作者
楊柳岸程靈素
法老王鐵獅子
谷雨金錄
莉莉小貓務秋
藍精靈枚枚
有點紅妝仙子
         專欄作者
索額圖辛北
細煙王琰
水梔子多事
施雨汗青
男說女說林藍
任不寐文字獄牢頭
         專欄作者
老禿筆尹國斌
櫻寧吹雪
少君老鄲
白鴿子摩羅
朱健國王伯慶
小尼酒心
         專欄作者
伊可京東山人
潤濤閻老麼
風雨聲望秋
峻峰直愚
王鵬令夢子
老黑貓俞行
 
[ads_url_inside]
 
State Farm Drama
網墨文集
 萬維網讀者->網墨文集->小放->正文
 專欄新作
 - 門外漢看美國拍賣行
 - 小放:這種人,在中
 - 小放:得古董瓷器,
 - 小放:聽《華盛頓郵
 - 小放:做好事 還是
 - 小放:加勒比海五日
 - 小放:四海為家,故

 
 
小放:安慶胡玉美的豆瓣醬

小放


來往於海外幾家大型美食菜壇子的朋友很少有人不知道蚊子妹妹——孑孓的,蚊子妹妹不僅菜做得好,人緣也好,照相技術更是壹流。但知道她是名門之後的,恐怕就不多了。而知道這個“名門”乃是響當當的中華老字號的,恐怕就更少了。

去年底,商務部重新認定了“中華老字號”,在首批430家獲得“中華老字號”牌匾的企業品牌中,安慶的“胡玉美”可以說是實至名歸。中華美食源遠流長、豐富多彩,“醬”在中華美食中具有獨特的地位,更是百姓生活中不或缺的烹飪要素、佐飯佳肴。中華大地,醬園眾多,群芳爭妍,而在民間,有北有“六必居”、南有“胡玉美”之說,這個“胡玉美”就是名振江南的醬園子,蚊子妹妹就是出自胡玉美家族,蚊子妹妹的外祖父遷居上海,是徽商征服中國商業重鎮壹例,如今蚊子妹妹奮鬥海外,是徽商弘揚世界又壹例,更何況蚊子妹妹傳承中華吃文化有發揚光大之努力,可敬可佩,乃名門風采。

“胡玉美”家族,原籍徽州婺源縣,蚊子妹妹的先輩早年從休寧縣移居安慶。安慶是什麼地方?當時的安慶是江南重鎮、安徽的都會、安徽的第壹大城市,有二千五百多年歷史的古城,是個人傑地靈、能讓妳飛黃騰達的地方,進入了安慶市就能走向全國。京劇就是從安慶發源發跡的。明代末年青陽腔流傳到安慶,與樅陽的亂彈腔結合,形成了石牌腔。到清康熙年間,安慶成為安徽省會,石牌腔發展成徽腔徽劇。乾隆年間更有“四大徽班”進京。道光年間,安慶潛山出了個徽班領袖程長庚,他融合徽劇、漢劇、昆劇的唱腔發展成了今天的國劇。大老板程長庚,安慶人,現代京劇的祖宗。安慶還是統領中國文壇200多年的清代“桐城派”文學誕生地,桐城派是清代文壇上最大的散文流派,其參與作家之眾、播布地域之廣、綿延時間之久,皆為中國文學史上罕見。此外,安慶是清末洋務運動、近代新文化運動的重要源頭,是近代民族工業的發祥地。洋務運動時期創辦的安慶軍械所曾制造了中國第壹臺蒸汽機、第壹艘機動船,安徽省第壹座發電廠、第壹家自來水廠、第壹家電報局、第壹所大學、第壹張報紙均誕生在安慶。胡玉美家族遷居安慶,就為家族走向全國打下了鍥機。

清嘉慶年間,安慶胡氏四世胡兆祥,繼祖業小醬坊。常到東至的大渡口、張家灣、八都湖壹帶賣貨。張家灣善制豆醬的甘氏見胡兆祥忠厚老實,遂將其女許配胡兆祥為妻,並傳以制醬祖傳之技法,頗似描寫徽商的電視劇裏的情節。清道光十年(1830年),胡、甘兩家合營在安慶北郊南莊嶺開設“四美”醬園。清鹹豐二年(1852年),胡兆祥的長子胡長齡、次子胡長傑繼承父業,制造元缸醬、醬油、醬麻油等出售。在清同治二年(1863年),終於打入安慶的商業中心四牌樓,更名“玉美”醬園。所以,“胡玉美”是店號,並不是胡家的人名。安慶四牌樓的商業地位類似北京的王府井和上海的南京路,胡玉美很快在四牌樓站穩了腳,在安慶紮下了根,胡玉美由此方才大盛,生意十分興隆,經過歷代尤其是六世胡承之、七世胡子穆、八世胡慶照的齊心努力,“胡玉美”已聞名全國,其“振風古塔”牌蠶豆辣醬、醬油等更是膾灸人口、名傳後世的產品。

在胡玉美的醬園裏,最著名的當屬“胡玉美辣豆瓣醬”。蠶豆辣醬原是四川特產,川中、川東壹帶幾乎處 處生產,尤以郫縣豆瓣和重慶的金鉤豆瓣最為有名。當時的江南並不時興用蠶豆做醬,為了把豆瓣醬引進江南,胡家三次派人入川,把川醬生產工藝學到手,接著按照長江下遊人們的口味,創造性地生產出源於川醬,別於川醬,具有自己獨特風味的蠶豆辣醬,並把食豆瓣醬的時尚帶進到了江南諸省的千家萬戶。從此,徽菜裏多了壹款別具壹格的調料。

胡玉美的豆瓣醬,精選安慶特產的高品味優質蠶豆為主要原料,安慶蠶豆粒狀飽滿、肉厚皮薄,剝除皮殼後,采用自然發酵、露天晾曬傳統工藝,選用寧波綠色的醬油曲精、福建古田的紅曲,待蠶豆發酵到壹定時間,呈醬狀後,再配以安慶名產小磨麻油。胡氏的釀造工藝,加之選料考究,配方獨特,制作精細,使這壹產品具有獨特的地方風味,具有色艷體融、鮮美微辣、香氣濃郁、營養豐富的特點。成品胡玉美蠶豆辣醬絳紫泛紅,辛香細膩,微辣帶甜,鹹中有香,色味俱全,既可佐餐又可調味。

小時候在安慶吃胡玉美的豆瓣醬,印象最深刻的是醬面上那厚厚的壹層小磨麻油。在古典美食裏,油是非常珍貴的,小磨麻油更是珍中精品。胡玉美不惜工本,在豆瓣醬裏配入昂貴的油料,明顯有別於幹巴巴的非名牌蠶豆醬。開壹瓶胡玉美的豆瓣姜,首先就被那撲鼻的油香而折服了,忍不住在品嘗豆醬時深深吸壹口氣,情不自禁地閉上眼睛,細細品味“嗯……”,那回味悠長,那心曠神怡,那美不勝收!後來離開安慶,接觸到其它品牌的豆瓣醬,每每覺得沒有胡玉美豆醬那般可口,究起原因,就是缺少那份油香。

胡玉美豆醬的另壹個特點是它的天然發酵工藝——曬醬。曬醬就是把曬缸在露天日曬夜眠,利用太陽的自然熱能促進發酵及成熟,同時由於蠶豆醬與空氣充分接觸,並與空氣中落入的微生物協同發酵而產生出獨特的醬香和風味。夏季曬醬需要四個月,冬季曬醬則需要六個月。制法古樸,量產有限,但風味獨特,非現代發酵方法所能比擬。

受胡玉美豆瓣醬的影響,安慶地區的居民,不僅喜愛豆醬,更自釀豆瓣醬,家家曬醬。很多人在房頂的瓦上謄出壹塊地方,立壹個架子,放壹口平底、口大缽淺的醬缸,盛好待發酵的豆瓣,缸上用玻璃版遮蓋,讓太陽直接曬到缸裏,又可以起到避免蠅蟲侵擾的作用。制醬的季節裏,壹眼望去,滿城都是曬醬缸,滿城都是曬醬香。記得曬醬的時候最怕下雨,看到天邊變暗了,大叫壹聲“不好了,我的醬”,大家傾城出動,壹片忙碌,端把梯子,爬到瓦上,或把醬缸搬下來,或把醬缸蓋好,喧嘩聲此起彼伏,那熱鬧壹點也不亞於滿城盡帶黃金甲。待把醬曬好了,盛壹碗送給隔壁的鄰居:“自己曬的醬,好香”,鄰居也回送壹碗:“今年我的醬跟往年不壹樣喲”。

離開安慶後,吃到胡玉美豆瓣醬的次數減少了,出國後,更是沒有機會吃到胡玉美的醬了。每每看到蚊子妹妹的菜貼子,便會讓我想起胡玉美,想念那豆瓣醬;每每到華人超市買醬類調料,看到那簡陋的包裝和那沒有星點油水的醬面,也會讓我想起胡玉美,“只有胡玉美的豆瓣醬夠檔次”。

胡玉美家族的才華不僅僅限於醬園,在其它的領域也是獨領風騷的。安慶的另壹大“中華老字號”——麥隴香糕點也是胡玉美家族的傑作,就是胡玉美醬園老板胡兆詳後裔胡承之在案1892年開設的糕點分店,店名取自宋代大詩人蘇東坡的《南園》詩句“春疇雨過羅紈膩,麥隴風來餅餌香”。當然,看看蚊子妹妹的菜貼,也可以證明胡玉美的家族的才華早已溢出醬園了,不能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