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美軍演 極為可能引發東亞大戰
當地時間2010年11月28日星期天,有消息稱在南韓壹側又聽到炮擊聲響。這壹進展之所以特別重要,是因為它發生在韓美軍演已經如期展開之後,成為人們判斷北韓下壹步動作的依據。
首輪炮擊事件的次日,於韓美宣布即將在黃海舉行為期四天(11月28日到12月1日)的海軍聯合軍事演習之後,平壤的反應非常強硬,在其壹系列官方文件中,充斥著戰爭叫囂與武力威脅。在朝鮮半島戰爭危機的敏感時刻,如果這些言辭真的轉換成行動、那怕是壹顆跳躍的火星,都可能使壹場新的東亞大戰在所難免。
這次韓美海上演習是戰後黃海海域規模最大的壹次軍事行動。“華盛頓郵報”和其他美國報章在報道此次軍演時,除了使用過去常用的“exercise”和“drill”外,又加上了“war game”。據媒體援引美國軍方人士的話說,“演習的目的是要對北韓發出壹個明確的信息:美軍站在南韓壹邊”。
美國和韓國的軍隊指揮官聲稱,“我們擁有比北韓更先進的武器裝備,因而我們能在短時間內贏得戰爭”。像是稍加糾偏,韓美媒體又專門解釋說,其實兩國的軍事演習壹直就十分頻繁,只不過這次華盛頓終於派出了隸屬美國海軍第七艦隊、排水量達97000噸的“喬治·華盛頓”號核動力航空母艦,“以最大限度地顯示威力”。
萬壹軍演擦搶走火,南北韓的壹場血腥廝殺恐將美國、日本、中國甚至俄國都拖入戰爭火坑。考慮到地理、政治、經濟、軍事等因素,除北韓之外,中國所受到的影響可能相當大、也可能相當壞。最近西方報刊頻頻發表文章分析北京與平壤的“真正關系”,認為“北京未必控制得了平壤”,這使其對華政策相應發生了轉變,因為“北京不想管”和“北京管不了”之間,映射出中國在朝鮮半島戰爭危機中截然不同的兩種政治外交主動權。這就是為什麼美國終於下定決心,排除中國方面可能的強烈抗議,派航母進入黃海。
中國雖然對韓美黃海軍演提出了抗議,但抗議的規模和強度均未超過以前的水平,盡管眾所周知軍演海域距中國山東半島最外緣僅170公裏。在決定外長楊潔篪推遲訪韓後不久,北京突然又指派主管對外關系的國務委員戴秉國對漢城進行閃電訪問,然而此時中韓外交關系顯得十分脆弱,即便韓國政客傾向於做交易,因北京偏袒平壤早已被激怒了的韓國輿論也不會通過。
在炮擊事件爆發後,中美之間壹直保持著各個層級的密切接觸,盡管如此,在戰爭危機期間舉行大規模聯合軍演已經難以阻斷。近日,楊潔篪與希拉裏有過多次接觸,但成效甚微。
分析此次戰爭危機,有必要看看在所有相關國家之中,誰最不怕戰爭。誰最不怕戰爭? 北韓。金正日不僅不怕開戰,在某種程度上他可能還想利用戰爭或戰爭危機加速政治權力在家族內部的轉移,新的北韓領導人也希望(或被希望)在血與火中樹立威信。無論金正日還是金正恩,都不會把朝鮮人民的福祉當作壹個哪怕最微小的籌碼。正因為如此,北韓反倒掌握了壹定的主動權,人們必須觀察它下壹步的言行才能對形勢的走向作出判斷。
那麼,在此次戰爭危機中,誰最怕戰爭呢? 回答是韓國和中國。不過韓國已箭在弦上,有美韓軍事條約撐腰壯膽,它完全可以從街上找個黑幫老大把三八線對面的同宗同族打個頭破血流;特別是北韓挑釁成性,多數南韓民眾也將認可這場可能的戰爭。我們不得不承認的實事是,中國不希望被卷入,不希望壹場人禍影響自己的建設,在所有相關國家中,中國最無辜。現在是中國政府開始反思對朝鮮政策的時候了,雖然太晚,卻畢竟還不到無可救藥的地步。
誰可能是戰爭或戰爭危機最大的贏家呢? 美國。人們似乎更看重美軍航母進入黃海對中國的威脅,其實,在“喬治·華盛頓”號到達預定演習海域的那壹刻,中國外交就已經吃了敗仗,而它的影響同樣深遠。
在世界戰爭史中,由軍事演習演變成戰爭的事例不能說很少。對中國人而言,最著名的莫過於“七七事變”。七十三年前的那個仲夏,宛平城外的壹輪日軍軍事演習,就因日本人宣布他們“丟了個兵”,軍演頓時釀成壹場巨大的民族災難,幾千萬中國人隨後葬身戰火,中國經濟全面癱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osted on www.creaders.net: 2010-11-27 23:56:39 http://news.creaders.net/world/newsViewer.php?nid=452666&id=10246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