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专栏作者
解滨水井
一娴谢盛友
施化核潜艇
小心谨慎张平
捷夫茉莉
凡凡湘君
         专栏作者
容若俞力工
柳蝉赵碧霞
开心雨半窗
木然梦梦
上官天乙特务
圆月弯刀小放
         专栏作者
杨柳岸程灵素
法老王铁狮子
谷雨金录
莉莉小猫务秋
蓝精灵枚枚
有点红妆仙子
         专栏作者
索额图辛北
细烟王琰
水栀子多事
施雨汗青
男说女说林蓝
任不寐文字狱牢头
         专栏作者
老秃笔尹国斌
樱宁吹雪
少君老郸
白鸽子摩罗
朱健国王伯庆
小尼酒心
         专栏作者
伊可京东山人
润涛阎老么
风雨声望秋
峻峰直愚
王鹏令梦子
老黑猫俞行
 
[ads_url_inside]
 
State Farm Drama
网墨文集
 万维网读者->网墨文集->林蓝->正文
 专栏新作
 - 纽约观崔记
 - 烟花烟花满天飞
 - 桃花与君子兰
 - 我的老师们(三)─
 - 我的老师们--月亮
 - 我的老师们--黛伯
 - 人生何处不相逢

 
 
每逢佳节

应帆


 
  又逢佳节:今天在网上跟人聊天儿,才晓得今儿是元宵节。这边风雪迷漫,
看月亮是一件过份的奢求;汤圆要到中国店去买,只是路途遥远生滑,那心思
动了动,就又给吓回去了──仿佛春生的小草,在二月里抬抬头,还是继续酣
睡了。

  好象转眼间,就在这里呆了一年半了。中秋节和春节都已经过了两个,感
恩节和圣诞节自然也花开二度了。出国前,以为会在洋人的国度里多多享受洋
节的气氛,经了这年余两次的生活,那种企盼以致企盼里面的欣喜却都慢慢地
无疾而终了。遗憾的却是,对中国的节日也慢慢地陌生起来。

  98年的第一个中秋节,和室友分食了一块月饼,他去亲戚家里。科大的
朋友公辅问我在干嘛想干嘛,笑着说自己想看月亮,看水中的月亮。他就当了
真来接我,把车开到附近的公园里。公园临湖的,但是晚上九十点钟,我们跟
月亮在湖水的同侧,波面上隐约有些光亮,那一轮水月却还是难窥全貌的。两
个不甘心,又驱车到本地的P&C联锁店边上的桥上看月亮。那一溪水,从山
上下来,秋天了,也就剩薄薄的一层,勉强捧出一圈闪烁的光亮。两个站了半
日,说笑了一气回来,想想,还是坐下来准备将来的考试了。第二天课上,和
那个ABC张嘉敏同说昨天回去路上,看见东边月亮初升,又大又圆的,先还
以为是房顶的一盏琉璃灯呢。倒感叹了一回。

  春节到的时候,这边的大学大多已经开始春季学期了。第一个春节不是周
末,但学校里安排免费的中国食品,还请了纽约的舞狮队来助兴。我上完了课,
穿过晴冷美丽的校园,想看舞狮的表演。到了何氏广场,却只看见几个功夫装
束的白人站在那里说笑着。后来才知道他们已经演完了;又听说吃免费午餐的
中国人太多,组织者只好在每个已领食品的人手背上画一记号以防再领,心里
有点恶俗的感慨,却也罢了。

  按照家乡的风俗,大年初一早上要吃汤圆的,我前面一日晚上,就煮了十
来只芝麻馅花生馅的汤圆,吃之前,跟家里打电话,因国内正好是大年初一的
早上──往年在家,都是母亲先起来,开门炸鞭炮,在我们兄弟俩的枕边放了
糕片,再下汤圆,再迎来送往村子里来拜年的年轻人。我们迟些起来,第一件
事却是给爸妈拜年的,说些“身体健康”的喜话,然后忙着吃了汤圆去给村里
的长辈们拜年。这回,母亲在那边冲口就是祝愿“我大儿子新年学习进步身体
健康天天向上”的一大串喜话,叫我有些欲哭欲笑的冲动。母子俩都讲高兴的
话,心里倒说这样挺好的;后来要给三爷拜年,母亲叫来了,我问了两句他们
的近况。因为跟父母常通电话,和三爷却一直没有说话的,再听见他熟悉的声
音不习惯地隔着电话给我讲“新年顺利”的话,眼睛不觉有些湿润。三爷刚说
了句话,就忙着道:“电话费贵。就这样吧。挂了挂了!”挂了电话,百般伤
感,一边盛了汤圆来吃,一边想中秋时候打电话回去。母亲说:你出国了,你
弟弟在厂里加班,你爸爸在供销社值班,我们一家四口人却在四个地方过节……
一夜乡心几处同,人生的种种我们都是必得亲自去体验的呢。

  去年的中秋,也是好的天气好的月亮。在实验室里忙了一天,坐汽车回来,
路过西校区,想起中国学生学者要在这里搞联欢,就顺脚下车找过去了。他们
组织的倒好:墙上贴了许多谜条,猜着有奖的;另外准备了许多月饼之类的中
秋食品,供大家品尝;又有电影室,放着“甜蜜蜜”;还有专门的房间唱卡拉
OK,跳舞……混了半日,兴味盎然。后来跟小李一起回来,他猜谜得了许多
讲义夹,非要送我一个,笑着谢了收了。

  今年的春节,恰好是周末呢。我却没有去年的兴致了:去年不仅去中国店
里买了汤圆,还买了肉馅回来,自己兴致勃勃地炸肉圆,因这肉圆也是家乡年
菜里头最重要的。今年还是打电话回去,父母都在家,说说天气新年身体,也
就挂了,每周都打电话的,并没什么太多特别的话。后来又给许久没联系的国
内朋友打电话,从黑河到扬州上海,每个一聊就是许久,挂了电话就担心这个
月的电话账单不晓得是什么巨额数字呢。也有两个朋友给我打过来,一个在上
海一个在徐州,在遥远的异乡听他们依然熟悉的声音,心里感动不已。

  学生会还组织了联欢会,我们去迟了,站着看了会儿春节联欢晚会的录像,
又看人跳了会舞,却没什么意思,就早早回来了。在家里翻唐诗,却看到一首
刘长卿的《新年作》,开头一句“乡心新岁切”倒镇住了我,又有“天畔独潸
然”“春归在客先”的句子,心生怅惘,却又为新年“得”这“新”诗,杂生
出几点模糊的喜悦来。后来又在家断续看了春节联欢晚会的录像,感觉倒没有
去年的好了;不过看完了,才觉得这年也真过去了。

  来美后的第一个感恩节,在《时代》周刊里看到专题报导,说“感恩节让
我们年年不顾旅途遥远,回家与亲人团聚;家,就象地球一样,她美妙的地心
引力让我们永远想着回去”。我跟着楼下信教的夫妇去参加他们的教友聚会,
大家一起吃饭一起唱赞美诗,倒也其乐融融。第一个圣诞节,自己在底特律的
朋友那里,晚上是在当地的台湾牧师家吃火锅,又做送礼物的游戏。我本是生
客,拿了一样小小不起眼的礼物就坐在角落里。那个高瘦的台湾男孩却要了我
的小礼物,让我有机会取另外的礼物。礼物本无所谓,只是他那份让我参与的
心思却长存在我美好的记忆里。

  第二年,教会跟我们这些没有信教潜力的人却有些不相干的意思了。感恩
节,室友带人回来聚餐,自己跟着吃了一回自做的水饺;圣诞节,自己一个人
在家里,费心费力地烧了两块鱼片,又从店里买了只烤鸡回来“饕餮”了一顿;
外面风雪连天,我心里只盼着天气快些好,让我好去南方跟大学同学会合。

  相比中秋节和春节,元宵节本不是那么勾人心思的。这回又是周末,我倒
想起有一年春节后返校的事情。开学正是元宵节前后,我想十四走,家人不喜
欢那个“四(死)”,而我又不喜欢十三,他们更不让我十五出门,后来只好
十六再走,却赶上春运大潮,结结实实挤到南京又挤回合肥去。到校又迟到,
写信回去抱怨,父母忙着用“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的话来说……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父母过去常常这样挽留着的,如今常常这
样劝慰着的,让我在异乡对“佳节”渐渐淡漠的时候,依然会不时想起“每逢
佳节倍思亲”这样古老的诗句、生出这样传统的情怀来。


                       2000.2.19